佳幸學姐在2015年7月從生化科學研究所退休,目前在生命科學系擔任兼任講師,繼續協助大學部生化實驗課程。由主授改為合授,讓她有更多的時間投入生化實驗輔助教材的製作。近期曾經協助過學姐的舵手再次出現,召集了幾位熱心教育的老師,交付了一個叫做「讓台灣被看見」的任務,讓她不知不覺陷入進去,目前身兼多職,過著忙碌的斜槓人生。
回想起自己小時候有想過學畫圖,但媽媽說沒有錢不了了之,後來就去參加了不用花錢的合唱團,而接任到這個「任務」不但要會畫圖,還要會動起來,還要有音效、有中英文配音,是個艱鉅的任務。學姐說「前一年完全是趴在地上摸索前進!」好在老天很幫忙,身邊忽然出現了科學動畫師及平面繪圖師,後來又有攝影師、剪輯師、配音師、遊戲軟體設計師等等的加入,就這樣從零開始,一步一步做出生化實驗原理的動畫影片及操作示範影片,結果還真的登上國際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聯盟(IUBMB)的網頁,讓台灣被看見!同時,也放上台大開放式課程供國人參考使用。至於更艱鉅的遊戲闖關及桌遊部分,目前還在進行最後的優化,希望年底可以分享好消息給大家。
過去從不熄燈的生化所
學姐自大學畢業後就進到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擔任助理,當時經常幫同實驗室的台大生化科學所助教釘考卷,後來助教要出國讀書,佳幸學姐評估著自己在社團有帶領學弟妹的經驗,讓自己有自信與學生互動下,就答應承接生化所助教一職。當時助教職缺比較特別,需要兼做行政、幫所長處理所務,以及與老師們互動。慶幸的是,當時所內的老師不多,所長也正值壯年,一心想讓生化科學所成為頂尖,在這目標明確下,行政工作並不困難。
讓學姐印象最深的是,那時的研究生有日班、夜班,生化科學研究所是從不關燈的!甚是住在學校附近的老師,晚上騎著腳踏車也經常出沒在台大紅館。學姐因為工作上的需要,後來就讀碩士在職班,白天上班上課,晚上做實驗,做到太晚沒車回家,只能請父親到台大校門口接人,由於戒嚴時期台大晚上是不准車子進校園的,結果當時實驗出狀況,那時又沒有手機,學姐的爸爸只好在台大校門口警衛室跟警衛聊天,所以連警衛也知道生化科學研究所的學生很是認真!
在碩士班畢業後幾年,學姐升等為講師,除了原本的工作之外,還要負責帶大學部生化實驗課,其實對佳幸學姊來說是不小的負擔,但是想到自己正值壯年,把過去看到所長奮鬥的精神學起來,就覺得自己可以嘗試看看!
學姐回想起當時的所長及老師們非常支持她,不懂的實驗可以問他們,不夠的藥品器材可以跟他們借,不會的原理他們可以幫忙教,大家的目標也是一樣很明確,就是一起把生化實驗課上好,完全符合學姐的理念。也許努力是有被老天看見,後來出現了一個「超級舵手」,在一次評鑑中交給學姐一本書,告訴她說:希望對她的課程有幫助,學姐當時愣了一下,心想「評鑑委員不是都來罵人的,怎麼是來送書的…?」這時,她腦海中浮現了一首歌< Nothing comes from nothing…So somewhere in my youth or childhood, I must have done something good. >
「從迷惘到閃亮的眼神」只想解開學生心中的鎖
這位「超級舵手」之後持續對生化實驗課關注,除了讓大學部的生化實驗課穩定地發展之外,也讓學姐有機會嘗試製作一些實驗教學上的輔助教材,例如:高畫質的操作示範影片。那時碰巧開始進入數位時代,因此她找了當時兼小助教的研究生群一起來創作,大家興致很高,輪流當演員感覺很有趣,在多媒體助理的導演下,完成不少作品,也都請老師審查後出版。這些輔助教材在自己的課堂很好用,可以提升教學品質、減輕學姐和小助教的負擔、增加學生實驗的成功率。小助教也因此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嘗試和所帶的學生互動,有些學生就被吸引到小助教的實驗室當實習生了。
「所以如果老師願意看遠一點,他就會很推薦他的學生來擔任生化實驗課程的小助教」佳幸學姐說,所謂教學相長,這些小助教後來去工作,都是非常適合擔任團隊的leader。學姐也發現,原來經營一個課程,可以融入更多的社團經驗時,她非常開心,同時也開始覺得當老師是一種前世修來的福報,每當看到學生眼神由迷惘到閃亮,勝過白銀千兩!自己雖然不會玩密室解鎖,但常想著解開學生心中的那些鎖。
「親手去做才能成為你的能力!」瘋狂做實驗帶來的收穫
同時期,碩士班在多位教學熱心的老師們支持下,也有了完整的生化實驗進階課程,而且還搭配了一個專職的助理協助,並堅持了十年之久。佳幸學姐提到,那時的她們很瘋狂,就是不計血本,實驗非做到成功不可。「大家在一起拚實驗的感覺真的很棒」學姐說,她會要求博士班小助教不准動手幫忙做,只能拿另一套器材藥品在旁示範,讓碩士班學生親手操作,失敗就再重來,把真本事練出來!「如果當時有所謂KPI,我們一定是被批評到爆的」學姐回想起這段過往,也感嘆地說著「教育不是公司或工廠,而在我們心中,學生學到真本事是最重要的」。
談到碩士班學生在入學前的暑假就修習這門生化實驗進階課程的好處,學姐認為是可以把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在多個實驗領域同時都拉到一個水平,開學後進實驗室時,老師就很容易再往上拉。當然會有些老師認為讓學生早一點進自己的實驗室熟悉研究主題,由自己實驗室的學生或助理帶就可以,這沒有不好,只是實驗室的學生或助理要像她們這樣花時間花精力引導的話,可能需要付兩倍薪水吧。而且學生只學到一個實驗室的經驗,由她們統整來做,學生倒是可以同時學到許多實驗室的經驗,整體來說,還是比較經濟實惠!此外,經過這個暑期課程,碩博士班學生彼此都互相認識,也培養出革命情感,已經無形中形成一個合作團隊,在往後的研究生涯中互相支撐,在社會工作時也可以互相提攜。
學姐很感謝中研院生化所歷屆所長在課程上的協助,不論是人力、財力與精神上,都給她和多位教學熱心的老師做最有力的後盾,讓她們能在教育上實踐一些理想。雖然隨著時代的運轉,現在的學弟妹面對的是不同的課程設計與規劃,但是本著初心,加上過去的幾位校友都跟學姐提到很懷念那時一起上實驗課的時光,因此她仍把過去的工作經驗說出來與大家分享,提醒大家可以用相同的態度應用在現有的課程學習上,唯有親手去做才能成為自己的能力,或是在入學前的暑假建議由所方籌辦一兩週紮實的「大家來練功」實驗工作坊,讓新生學習所缺乏的實驗操作經驗與鍛鍊新生對數據的解讀能力,或者學弟妹也可以多關注社會的脈動,並結合畢業校友的資源,嘗試去台大創新設計學院提案,主動設計自己的課程。
佳幸學姐碩士班畢業後在生化所工作時,是負責純化蛇毒蛋白。那時整棟大樓都在研究蛋白質,分子生物還沒起步。碩士班也是從事蛋白質的研究,不過材料是回園藝系找,所以有共同指導教授,分析香蕉體胚在發育過程中有哪些明顯的蛋白質消長。後來跟著先生學分子生物的技術,把它應用在教學上。此外,在從事行政工作方面,收發、採購、會計、教務與學務都處理,也曾參與生化館擴建時部分設計工作。整體而言,學姐的專長就是教學與行政,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幫忙,看到事情完成或問題解決就會很開心,因為符合了她「完全投入」的個性。
談起碩士班時,學姐分享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不少是哥哥讀完畢業後叫弟弟來報考,也有許多同班同學或同實驗室的都結成了連理,親情、友情與愛情都在生化所獲得了滋養!此外,提到當年同班同學培養出的濃厚友誼一直維持到現在,至今仍有連絡。即使畢業多年,每次聚會時,話題總會圍繞在生化科學研究所,這一段過往在同學們的心中仍然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其實,從生化所畢業的校友散佈在各行各業,目前很多檯面上的大人物,都跟生化所有些淵源,在台灣的生化界發揮影響力,也都有一定的貢獻!因此,也建議生化所,希望有機會能多找他們回來分享,建立起一個豐富的人際網絡。
回首來時路,是什麼樣的條件讓學姐走到今天呢?
她認為,不得不歸因於在合唱團所受到的團務訓練,也就是讓她可以包容得下許多人的繁瑣事務,以及在生化所所學習到的追求卓越的精神與勇氣。最重要的是,當「舵手」出現在眼前時,有跟上!
對學姐來說,學術研究的卓越不是她的職位所該追求的,但是在教學上就努力做到最好,每年記錄課程上可以改進的地方,希望避免同樣的問題再發生。所以,「課程」就是她所進行的實驗。學姐覺得自己很幸運地在二十幾年前就有一個公司願意將數位學習系統提供她使用,純粹是因為雙方對教育具有相同的熱誠。它也是我生命中的一個舵手!也因此讓學姐可以累積教學歷程,第二年成為小助教的教學資源,幾年之後就有了大數據,可以看到更多可以精進的地方。同時,也成為之後創作輔助教材的靈感來源。
「如果你是老闆…」了解自己才能找到發揮才能的空間與機會
關於學弟妹對未來求職上會感到迷惘的問題,學姐鼓勵大家在學時可以想一想:「如果你是老闆 ,你會僱用哪種員工呢?是老闆說一動,你才做一動?還是你會幫老闆想到解決方案呢?」相反的,你希望你的老闆是哪一種?你必須照著他的指示行動?還是你希望有發揮的空間與機會?學姐認為,只有先了解自己,才能出發去找!因為自己才知道自己要找什麼。
進一步的說,如果你是求職者,要如何讓老闆看到你的亮點?對老闆的公司或實驗室要先做點功課,找出他的需求,衡量自己的能力,再評估勝算!因此,若在每一次學習機會來到時,都有花點心思參透每個細節,就絕對是勝出的,因為你可以比別人談得更深入,讓對方發現你的踏實。
此外,學姐提到就業的管道除了人力銀行之外,可以多靠師長及親友推薦,她自己當初也是靠親友推薦,因為有親友是生化所畢業的,他可能表現得不錯,而學姐也讓人覺得可靠,面試官正好認識學姐大學時期的老師,通常會去打聽瞭解,因此學姐的求職過程還蠻順利的。
多去嘗試參與才能讓智慧發揮最大價值
學姐提到,如果學弟妹對教學與行政有興趣的話,可以多擔任小助教的工作,如同她前面所言,把工作內容當作做實驗,去改進它,就會精進!而不是等著人家提醒該怎麼做,學弟妹們可以發揮自己的智慧讓它更好,這樣才有成就感,也才有價值!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改進之前必須先有深厚的底子,不是亂改,否則就會淪為破壞,即使在其他領域的職場也是如此。
最後,佳幸學姐分享自己在招募小助教及帶學生做實驗時的觀察心得,她從學生操作微量吸管的動作,可以看出學生的個性及屬性(操作型或理論型),所以她認為在招生考試或實驗室收學生時,可以拿微量吸管給學生操作,幫助老師們選才或給題目。
#以下提供台大開放式課程-中英文課程網址分別如下:
◎ 生化實驗技術:原理(動畫)與操作示範
http://ocw.aca.ntu.edu.tw/ntu-ocw/ocw/cou/109S202
◎ Biochemical experiment technology -- Principle (animation) and operation demonstration video
http://ocw.aca.ntu.edu.tw/ntu-ocw/ocw/cou/109S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