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回首頁 navigate_next 校友專區 navigate_next 電子報 navigate_next 【電子報】 生化所畢業校友謝廷松訪問報導

【電子報】 生化所畢業校友謝廷松訪問報導



謝廷松學長目前是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分子生物系Vincent Tagliabracci Lab的博士後研究員,實驗室的研究主軸是分析激酶或是假激酶催化的生化反應跟生理功能,而學長目前的研究主題是了解病原菌如何透過磷酸肌醇激酶來改造其宿主細胞內部的生物膜構造。
 
只要有心感興趣,出國求學都可以做得到!
 
回想起當初準備出國深造的經歷,學長先是在碩二的時候跟朋友一起準備GRE跟TOEFL考試,畢業後當兵,雖然沒有充裕的時間準備申請學校的材料,也沒辦法離開台灣參加面試,不過也利用當兵的放假空檔準備。幸運的是,送申請沒多久後就陸續收到UCSF、UCSD、UC Berkeley的(遠距)面試邀請,接著就是陸續收到錄取通知。
 
學長提到,在申請學校的過程中,受到不少人的幫助,建議學弟妹不要吝於聯絡認識的師長和朋友。同時,也提醒想繼續研究biochemistry/biophysics的學弟妹,申請時可以多方了解、探聽、分析學程的師資組成跟資源多寡,而不要執著在學程名稱太多。儘管學長的申請過程看似順利,但學長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當時還是“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ïve” 比如申請UC Berkeley的時候,沒有意識到UC Berkeley的Biophysics Program是跨系的學程,沒有系的資源跟經費支持,非常難提供至少博士班第一年的獎學金給國際學生;但UC Berkeley的MCB Program就不是這樣。此外,掛名在Biophysics Program內的很多實驗室也有在MCB Program內。考量到博士班主要還是以做研究為重心,以這個例子來說,申請MCB Program會比Biophysics Program更容易被錄取,或許也是更好的選擇。
 
再者,盡可能累績自己的研究能力,可以參與實驗室的期刊論文發表,這樣申請學校時才有辦法說服search committee取得面試機會或是錄取通知。在課業成績上只要達標就好,有機會多思考自己過往的求學跟研究經歷,也較有助於申請學校時寫出吸引人的故事。而在歐美國家科學領域的博士班學程,雖然提供的獎學金不是特別充裕,但通常已經足夠支應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這部份在擔心家裡經濟條件不允許的學弟妹們可以放心。
 
廷松學長表示,在國外唸博士班需要相對強大的心理素質,畢竟是在一個相對陌生的環境,沒有親朋好友相伴的日子,要想辦法建立自己的支持網路。對學長而言,在進修研究的過程遇到的挫折不少,但是重點在於,要做出好研究或是有個順利的職涯歷程,需要考量的並不只是自己是否喜歡實驗室的研究主題,更重要的是跟同事或老師是否對得上頻率,畢竟比較進階的實驗通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跟經歷才能取得成果。如果實驗結果不如預期,而且實驗室生活又無法讓人開心的話,其實很難維持繼續做下去的動力。
 
最後,學長表示,儘管國外的就業機會跟待遇相對比台灣好,但仍是比不上其他理工領域容易找到工作,能夠完成博士班學業並繼續在學界發展的人相對少數,這是在一開始就要有的心理準備。廷松學長於2021年發表《Science》期刊為第一作者文章,並於今年(2022)申請到NIH K99/R00 grant。此外,學長將在11月22日於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館有個留學分享會,歡迎有興趣的學弟妹報名參加,瞭解更多申請美國生醫研究經費的經驗分享。
 
1.留學分享會報名連結
2.《Science》研究成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