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回首頁 navigate_next 校友專區 navigate_next 電子報 navigate_next 【電子報】 生化所畢業校友許淳傑訪問報導

【電子報】 生化所畢業校友許淳傑訪問報導

 
 
 
 
 
 
 
 
 
 
 
 
 
 
 
 

淳傑學長今年六月將前往紐澤西羅格斯醫學院(Rutgers New Jersey Medical School)擔任助理教授,而目前於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免疫生物學系中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研究方向是探討病毒與宿主/人體之間的交互作用:了解病毒是如何利用宿主細胞的資源來製造更多病毒,另一方面想了解人體的先天免疫系統是如何抵抗病毒。研究主題將以RNA Biology和translational regulation的角度來研究SARS-CoV-2和Zika virus。
 
回想起求學之路,學長從大學到博士後研究每個階段都轉換一次新的研究領域。生化所碩士班時期,和陳佩燁老師實驗室的陳信良博士一起研究如何利用雷射和photo-labile caged compound來研究蛋白質折疊。在杜克大學經過博士班一年級rotation後,決定加入一個細胞生物學實驗室研究細胞內mRNA localization和translational regulation。在耶魯的博士後研究時期,學長主要研究人體的抗病毒免疫反應與病毒的免疫逃脫-「現在回頭想想為什麼自己會多次轉換領域,主要的原因是不清楚自己喜歡什麼研究主題。」於是,學長最後在博後階段決定利用博班學習到的RNA Biology技術和知識來研究免疫學和病毒學的問題。
 
從小對生物帶有濃厚興趣的他,對於出國唸博士班也有一份憧憬。大學時的一門生物化學課,讓學長發現原來生物化學這麼有趣,也讓他決定就讀台大生化所碩士班。「在陳佩燁老師實驗室做研究的經驗讓我體會到做研究的樂趣,更讓我認識到自己喜歡做實驗,也有動手做實驗的天份,同時也很享受與其他研究同仁一起討論研究的過程。」學長提到,當時實驗室內許多學長姐在準備申請國外博士班,在耳濡目染下更加深了自己出國深造的決心。於此,淳傑學長也和幾位有興趣出國進修的同學組成讀書會,一起準備GRE考試和分享申請博班的經驗,最後也順利的申請到杜克大學的生化所。
 
在老師與同伴的灌溉中成長
「我自認為在一路求學與做研究的過程都算順利,我很幸運的在每個階段都遇到非常支持我的指導老師與同事。
所以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指導老師跟實驗室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淳傑學長談到,做研究理所當然地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困難與挑戰,如同自己在轉換新的研究領域,剛開始學習背景知識和技術需要一段時間,又或是做生醫研究經常會遇到實驗結果不符合假設,甚至實驗失敗等。然而,因為自己喜歡研究,這些挫折反而讓自己不斷思考要如何克服挑戰。再者,如果能與指導老師或有經驗的朋友一起討論,有時能得到很好的建議,即使無法即時討論出結果,但在過程中也會有機會學到新的知識或想法。因此,學長對於自己在Yale能遇到志同道合、同樣熱愛研究的同事與朋友感到很幸運。大家能一起討論科學和人生規劃、合作、練習口頭報告、修改文章與計畫,並且在彼此需要幫助的時候互相扶持。

 
明確的「動機」,確立自己的「熱愛」
淳傑學長以自身的經驗建議學弟妹「決定出國前應該要清楚了解到自己的動機 (motivation)。」其實無論做什麼事情前都應該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學長之所以會選擇前往美國深造是因為知道自己熱愛研究,而美國擁有最頂尖的研究單位與人員。此外,做研究時要「慎選研究題目」,一定要選擇能夠激起自己研究熱情的題目,而題目是否新穎與熱門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如果不能「熱愛」自己研究的題目,一旦遇到挫折會非常痛苦。而所謂的「熱愛」是能讓人日夜不斷思考,連做夢都會夢到的程度,也只有這份熱愛,才能克服與忽視許多出國留學必然會遇到的挫折。
 
「了解自己研究上的長處與短處,唯有清楚自己的能力,才能有效地發揮長處並有計畫的補足短處。」
從小喜歡動手實作的淳傑學長,大學實驗課發現自己在規劃與操作實驗上的天份,無論是生化或有機實驗課,他總能提前規劃好自己與組員的實驗內容與操作順序。開始自己做研究後,也會依照經驗安排數個實驗同時進行,盡可能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時間。「我知道自己英文學術口頭報告和寫作程度與同儕有很大的落差。」學長知道要在學術界更上一層樓,必須增進這方面的能力,而增進英文能力沒有什麼捷徑,就是多使用多練習。於是,學長在博士後階段開始大量申請獎學金/計畫和撰寫文章,在與指導教授與同事來回修改下,對於科學寫作有很大的進步。而英文口頭報告方面,也是經過大量彩排與正式報告慢慢進步。除此之外,學長還會透過觀察演講者如何講述他們的研究故事,來分析對方報告的優缺點,並且思考是否有任何自己能加強或應該要避免的地方,所以「了解自己的研究能力並且揚長補短,研究的路才能走得長遠」
 
面對挑戰,保持樂觀和培養解決問題能力!
淳傑學長很享受在生化所求學的過程,在陳佩燁老師的實驗室也學習到非常多東西,光是掌握自己的研究題目就花了非常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果有後悔沒把握的事,應該就是自己需要多參加演講與多看文章來拓展自己的視野,但是很可惜當時沒有具備這樣的能力。
 
最後學長的提醒與建議是,出國求學必然會面臨許多挑戰,例如離開熟悉的舒適圈、語言隔閡與課業壓力、適應不同的氣候、飲食與文化、遠離親友的孤獨等。這些在出國前需思考清楚自己是否能克服這些挑戰,或許能提前調適或準備。「當年我並沒有想太多,就飛到美國開始求學,一開始也接受了滿滿的文化衝擊、語言衝擊、課業衝擊。不過我觀察大部分台灣學生在半年到一年之後都能適應。」學長說,一般美國學生比較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對於失敗和被拒絕有一定的耐受度。剛開始的學長也比較矜持和放不開,後來發現如果不開口表達意見或是要求權益,那什麼都不會改變或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權益。
 
一路走來,淳傑學長對於自己當年毅然決然出國深造的決定沒有後悔,而特別強調的是,做研究遇到挫折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有時實驗成功反而使人懷疑成功的實驗結果是真實抑或是實驗失誤。也因為經常性的挫折會讓人產生負面情緒並陷入對自我能力的懷疑,所以保持樂觀的心態與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能否成為獨立研究人員的關鍵能力。
 
學長非常喜歡美國的研究環境與生態,很慶幸能加入容許自己多嘗試、多思考、多討論的實驗團隊。在充滿頂尖研究人員的環境中學習與成長,常常能發現自己能效法與請教的對象,並了解頂尖研究是要如何追求創新與背後所付出的努力。同時,學長也在尋找對病毒和免疫有興趣的人加入他的研究團隊,歡迎介紹適合的人選,也歡迎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學長的網站:https://jackhs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