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生化所畢業校友馮聖富訪問報導
發布日期:2023-05-31
馮聖富學長目前於德國慕尼黑北郊的亥姆霍茲研究中心(Helmholtz Munich)攻讀博士班。實驗室主要研究粒腺體鈣離子通道蛋白的分子調控機制以及其對神經肌肉退化性疾病的影響,學長則專注於探討可逆磷酸化在這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利用生物資訊數據分析,以及高通量siRNA文庫篩選出會影響粒線體鈣離子濃度的激酶與磷酸酶,現階段則針對有顯著影響的候選基因進行剔除、突變及過表達來測量其對粒腺體與細胞生理功能的影響。
從大學時期開始,聖富學長就對粒腺體疾病領域非常有興趣,也曾到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醫學院進行暑期研究計畫,當時他利用小鼠模型來研究特定突變基因如何造成心肌肥大,這就是一種粒腺體疾病。目前所有已知的粒腺體疾病,例如大眾熟知的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都尚未有根治的療法,因此在生化所就讀碩士班期間,便與指導教授凌嘉鴻老師嘗試建立能編輯粒線體基因的CRISPR/Cas9系統。由於先前出國時,見識過歐美國家在粒腺體研究方面的豐富資源,再加上受到指導教授及實驗室陳慧瑜學姐的鼓勵下,聖富學長決定到德國慕尼黑繼續攻讀博士班。
調整心態、累積經驗 循序漸進培養自己
學長回想起當初準備出國求學的經歷,在他大學畢業後先是進行為期近一年的義務役,並且把握當兵的閒暇時間準備GRE考試,2016年9月退伍後便在10月順利取得成績,也同時考取雅思英文檢定,但由於此檢定效期較短,2018年底在碩士班二年級申請國外博士班前,又再次重考。在這期間,學長大學畢業服役後的2016年底,便嘗試第一次申請國外博士班,耶魯大學和賓州州立大學都有進入面試環節,而耶魯大學還有全額贊助機票食宿邀請前往美國進行為期一週現場面試的機會,不過當時自己對於國外研究所的要求與看重的能力還不太了解,所以有些好高騖遠,選擇了許多跟自己大學期間研究內容相去甚遠的實驗室,導致在與教授對談時沒有辦法很好地包裝自己,尤其國外博士班很重視「即戰力」,不希望花太多時間去重新教一個對該領域完全不熟悉的學生,因此最後都不幸煞羽而歸。
學長在臺大化學系擔任實驗課講師全職工作一年沈澱自己後,覺得有幸在台大與中研院的生化所重新累積研究經驗,過程中盡可能增加自己所會的技術,例如主動學習共軛焦螢光顯微鏡、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流式細胞儀、HPLC以及最新的CRISPR編輯技術,這些都是申請國外研究所時能夠證明自己可以快速學習新知並學以致用的能力,後來學長也是因為對CRISPR的了解,才順利被現在的指導教授錄取。
除了硬實力的養成以外,學長認為「心態」也需要做出相對應的調整。教會牧師常常教導他不要只是看著單一個面向就去做事,尤其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著想,「我如果是教授我會希望收到什麼樣的博士班學生呢?」多往這方面去思考時,自己也就能對過去的失敗釋懷,並可以針對未來想去的實驗室來培養相關的知識與能力。而適時地維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也很重要,雖然學長也很常平日晚上或週末泡在實驗室,但他每天清晨都會透過禱告及運動來讓自己提神醒腦、維持想法專注,也會參與教會活動,透過宗教信仰的力量讓自己心情放鬆。學長很推薦學弟妹們可以在實驗室外培養一些其他嗜好和興趣,讓自己在遇到挫折時也可以有喘息和讓自己心靈充電的方法。
學長在臺大化學系擔任實驗課講師全職工作一年沈澱自己後,覺得有幸在台大與中研院的生化所重新累積研究經驗,過程中盡可能增加自己所會的技術,例如主動學習共軛焦螢光顯微鏡、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流式細胞儀、HPLC以及最新的CRISPR編輯技術,這些都是申請國外研究所時能夠證明自己可以快速學習新知並學以致用的能力,後來學長也是因為對CRISPR的了解,才順利被現在的指導教授錄取。
除了硬實力的養成以外,學長認為「心態」也需要做出相對應的調整。教會牧師常常教導他不要只是看著單一個面向就去做事,尤其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著想,「我如果是教授我會希望收到什麼樣的博士班學生呢?」多往這方面去思考時,自己也就能對過去的失敗釋懷,並可以針對未來想去的實驗室來培養相關的知識與能力。而適時地維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也很重要,雖然學長也很常平日晚上或週末泡在實驗室,但他每天清晨都會透過禱告及運動來讓自己提神醒腦、維持想法專注,也會參與教會活動,透過宗教信仰的力量讓自己心情放鬆。學長很推薦學弟妹們可以在實驗室外培養一些其他嗜好和興趣,讓自己在遇到挫折時也可以有喘息和讓自己心靈充電的方法。
「學會獨立」是聖富學長認為出國求學最需要也是最重要的條件。
在學術研究上,博士生不再只是單方面地接收教授給予的方向,而是站在與指導教授對等討論實驗的角度,把自己當作獨當一面的研究者,自己才是自己研究計畫的主人,因此要多閱讀相關研究文獻幫助自己思考可能的研究方向,也要多利用實驗外的時間參加社交活動擴大自己的人脈,為未來畢業的職涯鋪路。而在生活起居上,需要懂得如何照顧自己,例如在德國租屋很多時候只有「空屋」,基本的床、書桌、洗衣機或冰箱都沒有,連廚房都要自己組裝,再加上歐美國家人工很貴,因此多與當地的台灣人建立良好關係往來,可以增加取得二手傢俱或是打折資訊的機會。
人際互動的重要,從日常生活培養起。
提及人際關係,聖富學長強調大學畢業後就等同於進入社會,即使碩士班還是學生身份,但在「實驗室」這個職場該遵守的研究倫理以及待人接物的應對進退都要讓自己不斷學習、熟練,在面對任何人的幫助時更不能認為是理所當然,而是要口頭上或是行為上向對方表達感謝,如此才能在未來需要時相互幫助。此外,建議學弟妹除了跟自己的指導教授要維持基本禮貌的理性互動,也可以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多與其他教授維持好關係,學長以自己擔任課程助教為例,曾於碩一上時跟陳佩燁教授搭配,擔任其大學部「生物化學甲上」的課程助教,他總是上課時成為榜樣地坐在第一排,還額外義務性地提供「助教時間」讓學生可以來總圖地下室的學習開放空間問問題,隔年陳佩燁教授邀請學長再次擔任暑期課程「蛋白質與生醫製藥」的助教,這些經驗都成為後來申請國外學校時,除了指導教授外,還能有其他老師從不同角度來推薦自己的機會。
及早準備,踏出舒適圈
「到國外讀博班是一個長期投資,耗費的時間動輒三到六年不等,與其倉皇做決定,多花幾年在台灣確立自己有興趣的研究領域並培養相關的技術,其實不見得不好,重點是要找到在經濟、生活環境等條件合乎自己狀況的方式。」於此,學長建議學弟妹及早開始準備,才有時間修正自己不足之處。例如:英文寫作與口說都是平時在台灣就可以有意識地磨練自己的技能,多看自己有興趣的英文YouTube頻道、聽英文歌,嘗試用英文進行筆記、報告,或是修習校內相關英語專業課程、跟朋友以英語聊天,即使不花錢補習也有很多方法增進自己英語能力。
碩班時期,學長就為了維持英文語感,會強迫自己盡量使用英文,像是書報討論課以及實驗室組會時,都會主動以英文報告,與同樣也以申請國外博士班為目標的實驗室學弟朱銘更常以英文進行日常溝通,甚至學長還曾參加2018年台大、台師大與台科大三校聯合舉辦的三分鐘英語學術簡報比賽並獲得冠軍,2019年代表實驗室參加菲律賓學術研討會並擔任講者,都是累積自己的經驗,增進英語能力很好的機會。
碩班時期,學長就為了維持英文語感,會強迫自己盡量使用英文,像是書報討論課以及實驗室組會時,都會主動以英文報告,與同樣也以申請國外博士班為目標的實驗室學弟朱銘更常以英文進行日常溝通,甚至學長還曾參加2018年台大、台師大與台科大三校聯合舉辦的三分鐘英語學術簡報比賽並獲得冠軍,2019年代表實驗室參加菲律賓學術研討會並擔任講者,都是累積自己的經驗,增進英語能力很好的機會。
將身邊的資源作為基石,創造無限可能
聖富學長很感謝在生化所的兩年所得到的一切鍛鍊與幫助,能夠同時享有台大與中研院這兩個頂尖研究機構的資源真的是人生不可多得的機會。最後,學長鼓勵學弟妹多多善用校內及院內管道,主動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建立正向的人際關係網,除了學生本份的修課與研究計畫要盡全力做到最好,也可以多爭取擔任助教、申請獎學金、協助教授撰寫計畫、參加校內外比賽、研討會等機會,讓自己不只是填鴨式的接收資訊,而是能夠吸收、轉化並清楚闡釋自己內化過的觀點才能更好地預備自己未來的道路,即使不繼續攻讀博士班,這些經驗、能力與正向積極的心態都是能幫助自己前往任何職涯道路的推進器。
照片一:與實驗室成員年末聚餐,所有人都是來自德國以外的不同國家,每個人各準備一道自己家鄉的料理,學長的是中間那一大碗「台式炒麵」。
照片一:與實驗室成員年末聚餐,所有人都是來自德國以外的不同國家,每個人各準備一道自己家鄉的料理,學長的是中間那一大碗「台式炒麵」。
照片二:斯洛維尼亞朋友邀請到他的家鄉登山健行旅遊
照片三:與教會朋友一起打德國流行的市內沙灘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