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回首頁 navigate_next 校友專區 navigate_next 電子報 navigate_next 【電子報】 生化所畢業校友蘇明媛訪問報導

【電子報】 生化所畢業校友蘇明媛訪問報導

發布日期:2023-12-28

明媛學姐於2005年自澳門來到台灣台大化學系攻讀學士學位。在2009年順利完成學業後,她加入了中研院生化所張崇毅老師的實驗室,擔任研究助理一職,並在隔年成功考上台大生化所,在張老師的實驗室度過了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階段。2015年夏天,學姐取得博士學位並申請成為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學者留在原實驗室。2016年8月,她前往美國加州UC Berkeley,進入 Dr. James H Hurley實驗室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目前學姐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學醫學院生化系擔任副教授,專注於蛋白質穩態調控通路中的重要蛋白質結構解析和功能研究。她的研究涵蓋生化、細胞生物學、質譜學以及蛋白質結構解析技術,包括X射線晶體學和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等,使她能夠深入研究蛋白質相關的生物學問題。
 
#求學道路上的引路人
回想起當初在博士班時期,學姐就對未來有著明確的規劃,決心出國深造,以擴展自己的學術視野,了解國外知名的研究機構或大學是如何培養人才的,更想利用此機會了解自己是否適合待在學術界繼續發展。除此之外,學姐也想學習最新的實驗技術,特別是cryo-EM,當時她幸運地得到中研院的支持,在張崇毅老師的幫助下,與張淵智老師學習了一段時間,這不僅滿足了她對技術的好奇心,還為她的未來學術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博士後的挑戰與成長
明媛學姐在博士班畢業後展開了她的出國深造計劃,這個過程充滿了她的積極主動性。首先,她開始聯繫自己感興趣的實驗室,為此還特意整理了一份表格,詳細記錄每封郵件的發送日期。這種系統性的方法有助於她追蹤聯繫的進度,同時也能及時了解是否有回覆。而且,她還制定了一個計劃,若在兩週後未收到回覆,就會主動再次發郵件詢問。這樣的主動態度最終為學姐贏得了一些線上面試的機會,甚至有一位PI邀請她親自到美國進行onsite面試,了解實驗室的氛圍和生活環境等。學姐不畏挑戰,在加州安排了三場密集的面試,這對她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尤其是需要克服時差的影響,以及自己本身的社恐性格。然而,她成功地保持了頭腦清醒,與各實驗室成員進行了一整天的面試交流。最終,這份積極努力讓學姐成功收到了這三間實驗室的offer,她也選擇了自己最感興趣的實驗室,這個決定也為她未來的學術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自我懷疑與調適
出國後,其實就會發現身邊優秀的人才實在太多,很容易陷入懷疑自己是否適合往學術發展的漩渦」。學姐在一個multidisciplinary的研究團隊中工作,這意味著她周遭的同事們具有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包括蛋白結構生物學、蛋白質譜學、細胞生物學和單分子實驗等,這令她大開眼界,也學會了很多新知識。同時,來自德國、印度、英國和韓國等地的成員讓這個實驗室更加多元。實驗室的主力軍是博士後,大家都懷抱著對科學研究的熱情,追求卓越的研究成果,當周遭都是優秀人才時,比較和焦慮的情緒便會產生。
 
明媛學姐在進入UC Berkeley的Dr. James H Hurley實驗室時,面對新環境和高度專業的團隊,感到身為初學者(菜鳥)的不安和對英語口語表達的不自信,常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常對journal club和進度報告感到焦慮。然而,學姐很幸運地有同事給予的鼓勵和支持,彼此間互相打氣。這樣的同事關懷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能夠幫助新人適應新環境,還能提升整個團隊的凝聚力
 
明媛學姐回憶起她的老闆Jim Hurley,形容他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在他的引導下,學姐受益匪淺,在這幾年也快速成長。最讓學姐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在應對一篇競爭者的論文修訂時的經驗,學姐回憶起一個星期五的下午,接到Jim在韓國開完會回到美國機場的電話。老闆通知她有一篇競爭者的論文已經在進行修訂。在短短幾分鐘的討論後,學姐毅然決然地放下手上正在進行的實驗,開始整理論文。經過兩天的緊湊忙碌,她成功在星期一早上將論文提交,最終成功在《Molecular Cell》上發表。這次"緊張刺激”的經歷對學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她開始養成隨時更新實驗數據的習慣。這樣的習慣不僅有助於她及時應對競爭狀況,還對後來的草稿撰寫和投稿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這個事件更讓她體會到科學研究中時刻保持敏銳和及時更新的重要性
 
每個人很容易給自己太大壓力」
回想起Berkeley 的生活,學姐說:那是我最有活力的時光了!這種活力不僅體現在實驗室內的科研工作,還體現在同事之間的社交和合作活動上。在實驗室內,同事們經常一同外出用餐或黃昏時來個小酌;這不僅是享受美食的機會,更是促進團隊合作和同事之間互動的方式。在這種非正式的聚餐環境中,人際關係更加親近,有助於建立一個和諧的工作氛圍。此外,實驗大樓每星期也會固定舉辦social hour,這樣的活動不僅提供了輕鬆的環境,使大家可以放鬆身心,也促進了不同實驗室成員之間的交流。科研交流方面,實驗室之間也有許多不同主題的小組活動,例如:蛋白結構或膜生物學主題相關的實驗室輪流報告,這都使trainee包括學生和博士後得到很豐富的經驗和指點。這些社交活動對於科研工作者都有著極大的幫助,不僅為自己提供了放鬆的機會,更存在著促成一些合作的可能性。
 
面對挫折時,學姐建議應該給自己更多的肯定,正如做實驗一樣,即使存在99%的失敗,但重要的是全力以赴並堅持不懈。同時,嘗試主動向他人學習,累積不同的經驗,多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善加把握這些難得的機會。
 
最後,明媛學姐強調「要學會自我調節的能力」,特別是在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時,需要融入的時間,擁有開放的心態,對於生活和科學研究都是有益的。當面對壓力時,無論是好好睡一覺、大快朵頤或唱歌,調整後再重新振作;而在人際關係方面,她鼓勵「多主動」,與同事建立良好的關係,積極向他人請教,並主動向老闆(老師)報告,這一切將是學術征途上寶貴且實用的養分。
 
明媛學姐的實驗室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已經發展成一支有活力的研究團隊。團隊成員包括博士生、碩士生、助理和博士後,形成了一個多層次的研究團隊。有趣的是,其中一位博士生不僅是台大生化所的碩士畢業生,更是張崇毅老師的學生。這樣的緣分和傳承讓整個團隊彷彿延續了一種學術的血脈。學姐強調了選擇「對的」導師的重要性,「你應該是要覺得你的導師有很多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努力做到有一天可以青出於藍。